綠島被稱為火燒嶼或火燒島,有相當長的時間,其由來各家看法不同。但綠島受焚風侵襲的影響,在2007年10月6日得到實證,柯羅莎(Krosa)颱風登陸臺灣東北部後,氣流越過中央山脈山嶺降落到臺東地區,造成焚風,溫度一時高達38.5℃,且持續10幾個鐘頭。綠島受到這一波焚風的侵襲,西南部和南部迎風面的山頭如同被火燒過,遠看有如火燒山,這才恍然大悟「火燒島」是這樣來的。還好,大自然有自我修補的能力,即使焚風造成林相看起來有些蒼涼,但是對生態的影響不大,大約兩個月後,就會恢復綠油油的景象了。

綠島的地名原是以閩南語命名,但許多地名因文字譯寫後語義失真,造成誤解,在此特做說明:

一、湖:原是閩南語「凹」或「坳」之訛轉,意指環山的盆地地形,如大湖、柚子湖、楠仔湖等。

二、埔:台地、寬闊的平坦地,如草山埔。

三、坪:潮間或緩坡地帶,如海參坪、南風坪、左坪、滾水坪等。

四、溝:河流,未離開山區為溝,離開山區的地方統稱「溝口」;河口沖積扇上的聚落常以河為名,如流麻溝、青仔溝等。

五、鼻:突出的海岬,如滾水鼻、公館鼻、大白沙鼻、鼻頭等。

六、腳:某地標之週遭地帶,如「大石腳」指的是大石(石山)附近一帶。

七、內:地標之後方,如燒金內(燒鹼內)、公館內、尾湖內等。

八、窟:地形凹下或面積較大的潮池,如水窟、烏油窟、淡水窟、青窟等。

九、崎:山壁陡直的地方,如大崎、羊崎、長崎、短崎、漏崎、馬仔崎等。

綠島的舊名
綠島的舊名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綠島 火燒嶼 火燒島
    全站熱搜

    lo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